慈悲放生,是你最好的轉運珠!
我們常常祈福,向諸佛菩薩求得幼子健康成長、自己平安吉祥、長輩長壽多福。是否我們所求,佛菩薩們能幫我們實現?到底如何才能轉變自己的命運呢?
《了凡四訓》中的袁了凡,受到禪師提點,明白「命由天造,福自己求」之理,通過日日行善,得以延壽避禍。我們在生活中又該奉持哪些善行,自求多福?
讓我們一起透過這些詩文,學學古德們都是如何行善積福報。
莫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。
勸君莫打枝頭鳥,子在巢中望母歸。
白居易寫此詩特別有感觸,他一生有五個孩子,其中四個在幼年不幸夭折,他寫到:
朝哭心所愛,暮哭心所親。
親愛零落盡,安用身獨存!
鳥獸的形體雖與人類不同,但都有著與人類相似的情感。人類憐惜子女,鳥獸亦然,推己及鳥獸,進而生起慈悲心,不忍再傷害生靈。腦海間閃過一個善意的念頭,可以讓無數生靈,離苦得樂。
持齋戒殺詩
人之生日到來,應當持齋戒殺,
或是買命放生,或是誦經念佛。
修橋砌路煮茶,隨意奉行善事,
報答生身父母,乳哺三年大德。
元代高僧真歇禪師在《持齋戒殺詩》中提及,我們生日之時,除了常規的為自己慶生外,可以做更有紀念意義的事情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。
放生、持齋、戒殺奉行善行,放生之功德可以再將來得到健康長壽之報,以報答父母之恩。這些看起來很小的善行,常年累積起來,福慧無量。不僅僅可以報答多生多劫的父母,還可以培養自己的慈悲之心。
我們常說,放生不僅僅是將生命放歸自然那麼簡單,深信因果,無畏布施,堅持心中的那份善良與慈悲,又豈會害怕有一天我們的內心變得又冷又硬?又怎麼會害怕我們厄運一直跟隨我們?
放生詩
人既愛其壽,生物愛其命,
放生合天心,放生順佛令。
放生免三災,放生離九橫,
放生壽命長,放生官祿盛。
放生子孫昌,放生家門慶,
放生無憂惱,放生少疾病。
放生解冤結,放生罪垢凈,
放生觀音慈,放生普賢行。
放生與殺生,果報明如鏡,
放生又念佛,萬修萬人證。
轉載
全站熱搜